重庆老农挖地挖出古剑,估价值100万,专

引言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剑客》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文物。这些文物为我们研究曾经的那段历史,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由于那漫长的时间,很多东西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如果不是靠着出土的文物,可能我们如今的人,对以往的那段历史,是无法了解的。正因为如此,自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有大量专家开始搜寻文物,后来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博物馆里已经摆放了无数文物,通过这些文物,如今的人们依旧可以了解曾经的历史。

一、老农与古剑

从文物收集的角度来看,离我们越近的朝代,收集文物就越容易,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时间并没有消磨掉太多东西,而像夏商周这样的年代,至今已三四千年,绝大部分文物早已消失,如果偶然间挖到这个时期的一件文物,那么不管是什么,都绝对是国宝级别的存在。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一件文物的故事。重庆有一位老农,他挖地时挖出了一把古剑,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价值所在,后来专家听闻这个消息赶来时,古剑已被老农磨成了一把菜刀,专家心痛极了,这把古剑的估值至少万,结果却成了一把菜刀。

这名老农名字叫做易守祥,他是重庆市城口县人。他年轻时也曾在城市里闯荡过几年,后来因为年龄过大,就回到了家乡务农,过上了养老生活。本来易守祥打算就这样舒舒服服地过完自己的晚年,不过他是一个劳作了一辈子的人,怎么都闲不下来,回到老家后,只休息了几个月,就又扛上锄头来到了自家的田地。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了,有一次易守祥来到了一片荒地,想要开辟一处菜园,因为他原本的土地,都已种上了其它作物。

二、磨菜刀

结果挖着挖着,易守祥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响声,他放下锄头蹲下来一看,原来挖到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剑。那时的他,想着家里还少一把菜刀,干脆就把这把剑拿了回去,准备把它制作成一把菜刀。后来在磨制菜刀的时候,易守祥发现剑身下半部分,刻着三个字,但由于磨损的实在很严重,他怎么也看不清楚写的是什么。再加上那时菜刀已经磨了一半,他就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继续磨起了菜刀。

后来当易守祥将菜刀磨得寒光闪闪后,那三个模糊不清的字终于显现出来,不过由于这几个字的是篆体,他只认得其中有一个字是“龙”,还有一个字是“剑”,至于最后一个字怎么都不认识。如果这件事情放在别人身上,保不得要担心一会儿,但易守祥是个天性豁达的人,压根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依旧拿着这把新磨出来的菜刀砍瓜切肉,还把自己在剑上发现了字,当成故事说了出去。于是村民们也知道了这件事,这也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三、专家的到来

没过多久,当地的文化站就听说了易守祥磨菜刀的故事,他们觉得剑身上有篆字,肯定是古剑,于是找上了门。易守祥是个豁达人,当看见文化站的专家来了后,没有掩饰什么,直接就把菜刀拿了出来交给他们。专家在拿到菜刀后,只是稍微端详一会儿后,内心就仿佛滴血一般,这好好的一件文物,竟然成为了这样。原来这把古剑因为易守祥的磨制,剑尖和剑柄都已经没有了,剑身也只有一面开刃,活脱脱成了一把真正的菜刀。

后来专家又进行研究,首先就看明白了易守祥一直弄不明白的那个字是什么,原来这三个字是“青龙剑”的意思,而后专家又检测了剑的材质,发现是由红铜所打制的。不过仅凭这点信息,还是无法推断出剑的来历,于是专家基本上就把剑送到了市里面的博物馆。一段时间后,结果下来了,原来这是一把明清时期的铜剑,专家还表示,如果是完好状态,这把剑可以值一百万。

后记:

这把古剑的价值,比大家想象的低,只是明清时期的古剑,这也让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对于易守祥而言,假如他此次毁坏的是秦汉时期的古剑,肯定要受到不小惩罚。最后这把剑虽然磨损严重,但还是被摆放在了博物馆中,专家也对易守祥私自身损坏文物,进行了劝勉教育,后来还给他送上了元的慰问金,让他去买一把新菜刀。

参考资料:

《剑客》

《社会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265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