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移动大数据时代,国家安全教育
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我国安全内容比较宽泛,包括传统安全和新安全。今天,小编和大家交流一下互联、移动和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数据安全,聊聊发生在我们身边“潜在”的安全隐患。希望和网友广泛交流,不足之处请在评论区批评指正,目的是提高防范意识,共同构建和平稳定的网络时代。
网络安全互联网兴起,电子商务发展,使得过去很多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都变成现实,可以说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都可网上交流;移动终端发展和APP的出现,更给我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每日可有16小时的网络交流。中国目前网络办公、网上支付水平居世界前列,我们各种信息,包括身份证和银行卡都在某些行业数据库中存储,只要提供身份证号,所有与本人相关的银行卡、驾驶证、社保卡等信息都能提取出来,刷个脸就能付款购物。目前掌握这些数据的不同行业和地区整体安全性很好,逐步实现系统和数据集成并形成“大数据”,能够按照“意愿”推送“恰当”的信息给我们,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
大数据事情都有两面性,互联、移动、大数据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非法人员利用作为欺诈手段。就像菜刀,好人买用来切菜做美味佳肴,坏人买用来砍人行使罪恶勾当。
1.一个诈骗电话,我的数据丢失了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时有发生,国家虽然大力度打击,但是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时机进行敲诈。本人经历一件事,一次接个陌生电话,以下是对话内容:
诈骗:你是某某单位的某某先生吗?你最近得罪我们某某省的黑社会老大了,你看怎么办?我一听,虽然知道我的名字,甚至知道我的单位,但是我心里有底,于是调侃说:我没有得罪谁啊,那怎么办呢?诈骗:你说怎么办?(骂句脏话),你若不及时办理,就要你妻子某某单位的某某和你女儿某某学校的某某几滴血!听这个,我有些“紧张”了,因为对方明确知道我媳妇和孩子的名字及单位。
后来,我还是平静下来,正所谓“行的端做得正”,立刻从网上查询,得知这是一贯的诈骗手段。
数据安全有了网络和数据中心,各单位和部门管理实现信息化,数据都保存在服务器中,不法分子利用木马植入等黑客手段,对于防护性差的单位或者个人数据进行窃取。这些数据可能来自单位或者学校,多样化的数据组织在一起就形成“大数据”。非法人员利用数据分析,寻找关联,勾勒家庭和社会关系,然后进行“逼真式”诈骗。现在数据和系统集成非常热门也是趋势,实现数据共享和知识管理。当这些单位或者部门数据集中后,如果防护不严,往往会被非法人员“一网打尽”。我国目前支付体系安全保障还是可以的,资金一般不会直接被“套取”,除非你“配合”。其它数据体系形式多样,管理也多样化,因此给数据安全防护也带来挑战。
2.疫情期间“扫码”和“健康码”是贴心服务,为我们保驾护航
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为了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实现对病情有效跟踪和防护,减少病毒蔓延,各地相继开发并推行扫码进入某地功能,同时出示健康码等,这是对我们的关爱和负责,有效防控冠状病毒,因此我国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在申请码或者单位复工准备期间,个人信息、家庭信息、社会关系等信息都需要填写表格上交,方便各地区统一把控和排查,快速确定冠状病毒传播路线,及早隔离和治疗,这是非常好的方案。很多城市基本要求每人都需要扫码和出示健康码,因此我们很多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都保存在各地安全管理部门系统和数据库中。多地为了实现交流和统计,实行数据集成和系统集成的“一体化”安全管理,这就将所有数据都保存在一个逻辑数据库中。
利用时机诈骗手段升级但我们也看到,非法人员利用这次冠状病毒疫情,通过高科技手段窃取,诈骗手段和花样升级。比如,冒充领导、秘书对下属进行诈骗;还有冒充亲属等,最终目的是骗取金钱。
3.数据管理中心数据泄露风险和预防建议
通过互联、移动和大数据,我们获得好处,也时刻有危险“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因为“鱼有刺就不吃鱼”了,还是要相信高科技技术,加强管理,两者同时进行。我认为数据泄露有两种风险:黑客窃取和自行泄露。
①黑客窃取
黑客是网络上所有病毒/木马的“总导演”,是我们现实中的人。黑客是电脑和网络高手,只要有网线连接,或者无线WiFi连接,黑客便有可能找到你,进而攻破你服务器、电脑、手机等并获取有价值信息,进行各种欺诈活动。黑客是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的“魔”,杀毒软件是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的“道”,虽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但是“魔”总在提高,因此我们和它的斗争是长期的。
常言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我们在技术手段提高了,诸如安装防火墙、安全准入认证、防/杀病毒软件等等,但这些只是“亡羊补牢”。真正有效需要管理上下功夫,制定有效的法规和制度,对黑客施行严格处理,逐步“绞杀”他们,形成强有力的“威慑”,还我们一个“安全祥和”的网络空间。
②自行泄密
自行泄密分两种,故意的或者无意的。故意的,就是对公司不满的人,主动将数据泄露或者盈利。电子化时代,不懂电脑的人觉得数据在服务器中是神秘而又安全的。其实,懂电脑的人都知道,想查看数据易如反掌,因为无论多么安全的数据也是人存放的,它总得要人管理吧。比如:几年前网上就有有偿为你消掉(删除)汽车违章记录的“业务”,50元/条,这基本上是具有内部权限的人员做的。在没有信息化时代,数据资料锁在柜子里,可以加门保护,安全性很高。但我们不可能回到“旧石器”时代,现在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我们必须加强数据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并且实行多极化、分层式管理,逐步提高安全性。无意的泄露比较好理解,比如忘记注销服务器,缺乏单位的安全教育和意识,数据是非主观意愿而外泄。加强管理,公司网络内网和外网分离,重要的项目数据必须进行“网络孤岛”管理。
我们的数据都存在服务器和网络中,数据安全和风险真得看“黑客”和“管理员”的脸色。所有,我们要认识这点,提高安全意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要妥善保管。
4.个人注意:管理好你的终端如手机
在这个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①下载/安装APP注意
APP是安装在你手机上的软件,需要很多权限,你只要同意安装,就是把所有权限都给它了,它会在你手机中“游刃有余”,只要联网,随时可能和远程某个黑客联系,这点大家需要注意。APP和网页访问是不一样的,网页访问获取你手机信息难度大,而APP是非常容易的。我们要安装正规渠道的APP,或者国家和单位认可的安全的APP。
②打开“定位”需谨慎
除非导航,或者工作需要,一般情况下不要开定位,这也是不安全因素。当定位开启时,你的行踪轨迹有可能被不法分子跟踪,掌握信息和数据进行诈骗。
③连接WiFi/蓝牙要注意
我们走到哪,一听有WiFi,非常高兴,觉得好像占了很大便宜。其实WiFi也存在安全隐患,有些WiFi是钓鱼的,它很有可能获取你手机信息。另外,蓝牙也不要总开,开蓝牙容易招致病毒。现在“移动数据”套餐很便宜的,如果没有大数据量访问,建议用移动数据取代WiFi!
④手机进行多重保护
增加指纹、密码等安全措施,但只能说“防君子不防小人”。但必须这样做,不能让非法分子太容易窃取到数据,多重保护会使得黑客破解需要时间和代价。
⑤旧手机/卡妥善处理
旧手机不用了,如果转给别人,风险是很大的。你认为删除干净,其实某些软件很容易恢复手机数据,进而获取你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手机不要时一定做深度清理和处理。另外,换卡也有安全隐患,你原来的卡可能被分配到新的手机用户,你原卡注册或者绑定的所有信息都能被新用户感知。建议手机卡不用时要和移动、联通或者电信交涉,寻求进一步的处理方案。
⑥手机必须自己保管
不能将手机给别人,或者给孩子玩,小心无意的数据泄露。
⑦轻易不要扫不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