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天祥临刑前高喊8个字,刽子手听

导语:

文天祥是我国南宋非常有名的英雄豪杰,他的一首过零丁洋,让我们看到了战乱时期一位忠义之士的必死的决心和面对困难,永不屈服的意志,虽然他后期被元朝的军队所俘虏,但是他丝毫没有背叛祖国的意思,最终他被处死。

但是他的诗句中豪迈的气势却影响着我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的觉悟,这不由得让人心生敬佩。

而明朝末年也有这样一位忠义之士,他被称为明朝末年的文天祥,这个人就是左懋第,和文天祥有着相似的经历,左懋第也出生在一个国家濒临灭亡的时代,他的国家明朝在敌不过清军火力的压制下,最终灭亡了,而作为明朝官员的左懋第,也被清军推上了斩首的刑台。但是左懋第为人刚烈,在临死的关头,他依然不畏惧清军的压迫,而是大喊出了八个字,那就是“宁为南鬼,不做北王!”

左懋第的生平

当左懋第临死前用生命喊出那八个字以后,无数的人被他所感动,人们都敬佩他忠贞不移的意志,甚至连刽子手都扔下屠刀,不忍心对他下手。毕竟一个顽强的忠诚的人,值得所有人尊重。左懋第也因此和文天祥齐名。

而左懋第的生平更是坎坷万分,首先就是他所身处的时代,那时候的明朝已经不再是朱元璋所统治时,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王朝了,经过很多年的和平,明军早已没有了,当时英勇善战的气势,国家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繁荣昌盛了。慢慢的,明朝的衰败下,有一个新的王朝,慢慢的崛起了,这就是大清。

最终大清向明朝发起了宣战,民军连连败退,清军从北面攻入,明朝也开始面临灭国的危险。为了不让国家覆灭,子民受伤,明朝的皇子不得已向清朝发起了求和,但是面对于清朝如狼如虎般的气势,明朝的朝廷内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去向清朝求和,因为这就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征途。

不论结果如何,很有可能自己的命就会搭在大清的领土上。正当朝廷里的官员抓耳挠腮,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人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左懋第,面对清朝的威压,左懋第心系国家的安全,他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臣子,就是要在危难时刻为国家挺身而出,所以他接过大旗主动申请前往清朝求和。

这次的征途果然凶险万分,左懋第有惊无险的来到了大清的领土,当时大清的王室们认为,明朝定然不敢有人敢来求和,而且明朝的官员们都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所以当看到左懋第前来求和的时候,清朝的王室们顿时眼前一亮,他们认为这是明朝为数不多的忠贞义士,也是难遇的奇才,所以动了恻隐之心的,他们希望能将左懋第收入麾下,但是左懋第心中装着的是整个明朝。

所以清朝的劝降对他来说就像是挠痒痒一样不值一提,清朝见得不到此人,便想在他临行前将他杀掉,于是找了个借口就把他推上了刑台,在刑台上,清朝王室还忍不住拉拢左懋第。

但是左懋第只是仰天长啸,之后喊出了那令人敬佩的八个字。虽然左懋第的尸首永远的留在了大清,但是他永不屈服的意志却传了下来,后背的人们听到左懋第三个字也是肃然起敬。

大无畏精神,我们的榜样

在我们国家开国以前,也有很多为了我们的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忠义猛士,他们用鲜血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国家,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和不惧死亡的勇敢斗志,他们永远的忠诚地爱着我们的祖国。

而忠诚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优良的传统,我们深深地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所以在现在的生活中,虽然我们富足安康,但是当国家有危险,人民有危难的时候,我们也一定要有像左懋第一样的大无畏精神,勇往直前,勇于担当。当我们的国家遭遇到迫害的时候,我们要时时刻刻的准备好,为我们的国家奉献出我们的生命,这是像左懋第文天祥这样的前辈所教会我们的事情,这也更是他们用生命在教导我们,做一个有着大无畏精神的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7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