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公元前4世纪,印度是一个群雄割据的国家,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印度西北部,把希腊文化带到印度,但是公元前年英年早逝。公元前年,当地的印度势力起义,由一位名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刹帝利为首。旃陀罗笈多组织了一支军队,先是将马其顿军队赶走,随后又转而攻占恒河流域摩揭陀国,自立为王,建立“孔雀王朝”。西元前年,他还击退了塞琉古帝国的进攻,使印度获得独立。

这位国王是印度耆那教的虔诚信徒。公元前年,他抛弃了王位,和释迦牟尼-样一起出家。跟释迦牟尼不同,他没有顿悟“修道不伤身”这句话,最后被活活饿死。

又过了20多年,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成为孔雀王朝的第三位君主(公元前-年)。传说阿育王是一位凶残暴虐的君主。他杀了一大批兄弟,才坐稳了王位,继位之后,他镇压了叛乱,挑选了一些心狠手辣的官员和密探,把自己的国家变成了人间地狱。他特别喜欢向外扩张,组建了七十万大军,包括三万名骑兵,九千头大象,十万辆战车,对邻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公元前年,他征服了羯陵伽国,十万人战死,十五万人沦为奴隶。孔雀王朝凭借武力统一印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地区,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强国之一。

后来阿育王亲眼目睹十万将士阵亡,心中忽然生出一丝怜悯。他为自己的野心而哀悼。于是阿育王放弃了争权夺利的杀戮欲望,改信了佛教。放弃对外侵略,致力于政治稳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曾经那个心狠手辣、双手沾满鲜血的阿育王,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宽厚仁慈、心胸宽广的明君。

他不但信奉佛教,更以佛教为国教,派遣大批高僧前往全国及周边国家,刻佛经文,召集佛教高僧,编纂整理佛教经典,在全国各地兴建八万四千座佛塔。佛教在阿育王的推动下,迅速传播,不仅遍及印度次大陆,也传遍东南亚,中国,西亚,埃及,乃至全世界。所以佛教尊奉阿育王为护法名王。在印度历史上,阿育王也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他自己是佛教的信徒,但也允许宗教自由,佛教,耆那教,婆罗门教等等。这在印度也是一种宗教传统。

作为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孔雀王朝的制度已经相当成熟,有着明确的官僚体系和国王的直属军队。军队包括常备军,雇佣军,民兵,外国盟军,诸侯军。兵种包括步兵、骑兵、车骑、象兵、工兵、辎重兵,还有各式各样的刀枪剑戟、弓弩、云梯、攻城塔等等,军队设立了各兵种指挥部,并规定各级官兵的军饷。就算是孔雀王朝的奴隶,也是有权力的。尤其是那些雅利安人出身的奴隶,他们不能随意打骂,也不能随意打骂。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不过,阿育王纯粹是出于人道主义,佛教虽然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但两千多年前的乱世,指望靠教化来维持和平,未免太过理想化了。毕竟,光靠念经是不够的。阿育王于公元前年去世,帝国一分为二。

没有了孔雀王朝,印度就成了中亚国家的后院。接下来的数百年里,西北各路豪杰纷纷登场,先是大夏国的巴克特里亚,接着是安息的帕提亚,再然后是大月氏的贵霜帝国,纷纷来到了印度,攻城掠地,开疆拓土,乐此不疲。巽迦王朝、甘婆王朝、萨塔瓦哈纳王朝等印度本土国家,根本无法抵挡这些邻国的入侵。在公元2世纪,贵霜帝国的势力扩展至恒河中游地区。

公元3世纪后,贵霜帝国逐渐没落,室利笈多国王在恒河上游崛起,征服了周边的小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王朝。经过几代人的扩张,直到他的曾孙沙摩陀罗·笈多(约-年在位),北印度已经统一,南印度马德拉斯西南地区更是被他所控制,他还远征马来半岛,苏门答腊,爪哇。

沙摩陀罗之子旃陀罗·笈多二世(-年在位)进一步攻占印度西部地区纳伽族(贵霜族后裔)的势力。公元年,除了克什米尔和印度南部的一些小王外,笈多王朝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

但是不久之后,笈多王朝就开始没落,内部矛盾激化。5世纪末,马达人大举入侵,笈多帝国举步维艰。大约在年前,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被饕餮人占领,笈多帝国实际上已经灭亡。虽然几十年后,突厥人和波斯人也灭掉了,但是笈多王朝已经无力回天,印度再次分裂成了许多小国。

中国高僧法显(-年)于公元5世纪初赴印度,历时十余年,成为第一位中国高僧抵达印度。在笈多时代,印度人还有一项重要贡献,那就是发明了“零”。

在笈多帝国覆灭后的一百多年里,印度出现了一位文武双全的戒日王。他恩威并重,征战数十年,北印度再次统一。不过,现在的戒日王朝,并不是一个集权国家,而是由许多王国联合起来的。戒日王热情接待唐朝高僧玄奘,并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

戒日王于年去世后,宰相阿罗那顺篡位,与唐朝为敌,甚至还劫杀了唐朝使节。唐朝使节王玄策当机立断,向尼泊尔、吐蕃等国借兵南下,打败叛军,将阿罗那顺押回长安。但是,失去戒日王之后,印度只能再次陷入分裂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将近五百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5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