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刀高高举起2021年是大宗商品
年已过去近一半,回头来看的确称得上是“大宗商品年”,同时伴随全球放水,亦是通胀大年,通胀“屠刀”高高举起。
虽然我们早在年初就有此判断,只不过当它到来的时候依然是如此真实与深刻。
5月7日,伦敦LME铜价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报美元/吨,自上周铜价10年来首次突破美元/吨后,市场对铜价看多情绪依然高涨。过去一年,伦敦期铜的价格涨幅达到了90%。
铜在经济活动中的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从基础设施到住房再到消费电子,也正因为如此,铜是经济活动的良好前期指标。不过,需求端往往是滞后的,通常当铜价上涨时,经济繁荣往往会紧随而来;当铜价下跌时,经济活动又往往会随即停滞。
需求看未来涨价看通胀
高盛近期更是表示铜是“新的石油”,如果没有大量增加使用铜等关键金属,就不会有取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
高盛预计年铜价为1.5万美元,认为铜在电动汽车电池和半导体布线等许多快速增长的工业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全球经济向净零排放迈进依然是大宗商品需求结构性牛市的核心驱动力。
对于铜的需求量,普通汽油车:18-49磅(8-22公斤),混合动力汽车(HEV):85磅(38公斤),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磅(60公斤),纯电动汽车(BEV):磅(83公斤)铜。
BMO咨询公司认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是未来几年全球铜需求增长的最大单一推动因素,预计到年铜需求增长率将达到3%以上的复合年增长率,长期铜价预测上调至3.25美元/磅。
除了需求端预期,铜价上涨更多与货币有关,因为自去年3月份以来,铜价就进入上涨通道,而彼时需求还看不到,但疫情后以美联储为主的全球央行的确有大放水。
M2是铜价很好的前瞻指标。海通证券曾拟合一个指标来描述美国货币超发比值:M2的yoy-IP(工业产值)的yoy。再用货币超发比值和铜价yoy做比对,发现两者相关度极高。年5月,美国货币超发比值高达38%。年5月至12月,该比值一直维系在30%水平。按照下图的历史数据显示,21年下半年,铜价yoy会维持在70%左右。
M2代表超发的货币,也就是通胀,而美元在金属定价中占重要地位。根据IMF数据,截至年,全球官方储备货币,美元和欧元占比超80%;因此美欧两大央行的货币政策对商品而言至关重要。
除了铜以外,原油稳步上行,铝价稳步攀升,铁矿石、动力煤都保持强势,然而需求真的大幅恢复了吗?即便有,但时间上也不会如此之快。商品的逻辑,需求端往往是滞后的,很难从需求上解释本轮商品价格如此猛烈的上行。
通胀蚕食企业利润部分下游停产
伴随着商品价格的上行,以及去年的低基数,在4、5月,全球的PPI都不可避免的加速上行,市场担忧是否会引发更强烈的通胀压力?
会不会演化成恶性通胀潮呢?这是目前市场上越来越广泛的担忧。通胀一方面在挤压美联储的宽松空间,让投资拉动GDP增长的效率在边际减缓,一方面,也冲击了企业生产成本侧,不断蚕食各个实体经济的收益率。
货币通胀正导致资产价格通胀、商品价格通胀、消费者价格通胀。由于生产材料成本的上升,最终会传到到商品价格,这意味着现在去买商品要比以前掏更多的钱。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通胀压力下,无奈选择了涨价: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将提高价格以抵消较高的商品成本;宝洁也将提高婴儿护理,女性护理和成人失禁产品的价格;金佰利(Kimberly-Clark)将提高美国和加拿大的斯科特厕纸,尿布价格。
然而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定价权,在不能涨价的时候只有停产了。
铜是很多行业的原材料,跟家电、机械等很多行业都息息相关,在铜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之下,这些厂家的生产成本也不断上升,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都被压缩,A股有多家企业一季度报告显示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导致利润率下滑。
另外铜价上涨下国内企业措手不及,其中电线生产商受到打击最大,较小的工厂将开工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过去18个月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已经翻倍,与此同时铜价在过去12个月上涨了90%,与此同时农作物的价格也处在了8年来高点。市场在告诉我们,进入后疫情时代,通胀潮已经兵临城下,在苦日子到来之前,还有一段安稳日子,标志就是实际利率何时将抬升。
来源:同顺-深研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