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一念间,若能满足这3个条件,好人随时
大家好,欢迎来到千面略懂先生的《行为心理学99讲》!
行为是折射心理的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观照自己,实现与自己的和谐相处,也可以洞察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实验室的一门科学,更是教会我们如何进行自我行为解析、自我心理调适,并透过行为更加了解他人的一门学问。
本课程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行为和习惯,进行深度的心理解析,教会大家看清自己,了解别人,看透生活的真相。
人的本性是极其善变的,经常会受某些事情的影响,从而出现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
一个人之前哪怕是十恶不赦,但在世间大爱的感染下,也可以触动内心最原始的善良,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向善积德,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样,一个人之前哪怕口碑再好,人缘极佳,也会因为一些变故,从而颠覆原有的形象,成为一个万人唾骂的坏人。
可为什么人的性格就是如此善变的呢?难道说“坏人变好”是因为对方本性就不坏,好人变坏,是因为他本性就恶劣吗?
说实话,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复。因为很多时候,善恶就在一念之间。一念为善,就是天使;一念为恶,就是恶魔。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的本性变化是会受到外界影响的,特别是当外界环境满足这三个特定条件时,人的善恶就有可能发生转换,好人随时都可能被黑化,别不信。
01自身强大的心理压力
俗话说:“人急烧香,狗急蓦墙”。虽说大多数情况下,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可一旦遇到不得已的情况,那么一个人的性格、心性、行为都会因此发生巨大的扭曲。
电视上经常会演绎这样的剧情:
某个好人时常会因为某些冤枉事,而遭受不公平的对待。当他的心理压抑到极点,或者是被形势逼到走投无路的地步时,那么这个好人都会在这种极端的压力环境下爆发。
可能是出于无奈,又或者是被他人胁迫,总之为了自保甚至是保全家人的安危,他不得不做一些有违道德法律的事情,最终成为一个恶贯满盈的坏人。
这种剧情屡见不鲜,虽然看似老套,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艺术的灵感往往源于生活。现实中也经常上映这样老套的“剧情”,有的人明明性格善良淳朴,但最后却偏偏在生活压力的逼迫下,熬成了无恶不作,人人忌讳的坏人。
例如:职场上,你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很满足了,也没有多大的野心。可现实恰恰与理想相反,你越想与世无争,反倒容易被一些小人针对,走投无路下不得不奋起反抗;
生活中,有的人活着就已经是艰难无比,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喘不过气来。为了活下去,他们就必须要出卖自己的良知、人性,去做那些自己不愿意做的坏事。
所以说,导致人们出现人性的“两极反转”,从根本原因上来分析,一切都是因为“压力”。每个善良的人在丧失良知之前,都曾想过遵纪守法,与人为善。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2%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