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滩一韩信的冤魂千年不散
在西安市西北方向20余华里的汉城遗址北面,有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在该麦田的西南角,有一块约一亩地大的圆形荒草滩,在绿色的田野包围中,这块荒草地让人感觉十分奇怪:为什么唯独此处不长庄稼,它与周围麦田并无任何不同之处。
具当地人介绍,这块地叫韩信滩,在汉朝时,它就是长乐宫里钟室的所在位置,据传韩信就是在这儿被吕后处死的。
韩信辛辛苦苦为刘邦打下江山,自已却落了个这样的悲惨下场,太冤枉了。这怨气几千年来一直不散,聚集在这儿,使这块地方长不出一根良禾,只长一种恶草,叶子半边红,半边黑,象征那是杀害韩信的屠刀,半边染血,半边黑心。有人做过试验,不管你给这块地方种任何粮食或蔬菜,刚出苗就全枯黄,长不活(此亊非虚构,任何人可到此一观)。
韩信之死,到底是冤!还是不冕?!
如果论功,韩信死得大冤了,值得千古悲催!
想当初刘邦被项羽追杀,屡战屡败,性命不保。自从拜了韩信为大将军,暗渡陈仓,轻取三秦;占领关中,东渡黄河,拔魏赵,下三齐,取得一连串的胜利。纵横彊场,东荡西杀,直到十面埋伏,逼项羽乌江自杀,给刘邦登皇帝位奠定基础。论功劳,韩信在众多大功臣中位居其首,无人可超越。如此大功臣,不封王侯,却反遭屠戮,实在千古奇冤,无怪乎至今还有人同情。
反之若论过,韩信犯有大错,罪责难容,自已找死,被杀完全是咎由自取,一点不冤枉,活该如此。
刘邦知人善任,封你大将军,让你殊荣享之不尽,人生得意辉煌,大恩当报。人家也是你的主子,顶头上司,你理当忠心不二,竭力报效。可当刘邦被楚军围困荥阳,向你求救,你若及时救驾,首指一功。可你心生二心,致刘邦性命于不顾,借机敲诈,要狭封你当假齐王,这不是自寻死路。
其后,刘邦命韩信与彭越会攻固陵,共击项羽,韩信意气用事,不听指挥,找借囗不发兵,致刘邦大败,差点丢了性命。这若放到别处,就该阵前斩首,好在人家原谅了你。
到后来韩信一犯再犯,越来越大胆,在被封楚王时,竟然搞盛大阅兵(陈兵出入),大搞排场,显示自巳可与刘邦并驾齐驱,不臣之心大暴露。如此狂傲得没边,刘邦只好伪游云梦擒拿叛贼了,就这还给了个淮阴侯,没要其性命。
韩信不知趣,脑残没底线,在长安城里还不自省,不觉悟,又和叛将陈狶勾搭一起,成就了被杀的最后一条不能赦免们罪状。
韩信为什么屡贬屡犯?其根本原因是他顽固地贵族意识在作祟。在韩信思想里,击秦灭楚几十年战争,目的就是恢复秦始皇以前的政治状态,分封天下,诸国并列。自巳也重新建立韩国,光宗耀祖。在他着来这是必然的事,你刘邦不愿这么做,我给你提个醒,先做个样子让你看。
韩信在贵族意思驱使下,灭秦兴邦,恢复六国,在天下城邑封功臣这条路子上越走越远。与刘邦继承秦朝郡县制推行中央集权的大政方针唱反调,念念不忘联络六国后裔,聚集旧贵族,企图处处与刘邦对抗,把统一国家变为分裂小邦,拉历史倒退,实在是罪属万恶,不杀其国家难安宁。
韩信出于贵族本性,他不认识自巳的罪恶,他总觉得自巳干的是应该干的事,是正大光明的事,自度无罪,只身迎刘邦,不觉悟,不清醒,即使到最后,还指望吕后为他说情,实在是愚蠢至极。
贵族意识让韩信不知高低进退。著名的与刘邦论兵,他连刘邦也瞧不起,觉得只有他这贵族人才会用兵。平时以贵族之高傲待人,在樊川旅游,人家樊哙把他当贵客欢迎,好吃好喝好招待,他没有一句好言语,背后反说我韩信真倒霉,竟与这屠狗的为朋友!,好呆人家还是皇帝的连襟,你一个失落贵族竟然如此眼中无人。在他看来,天下只属于他们一伙贵族的,连刘邦在内的这样下里巴人没有能力治理国家。这仲人岂能有好下场。
说到底,韩信的下场,是他本人贵族意识恶性膨胀不能觉醒,无法与时倶进,顽固坚持已见,与刘邦建立统集权制国家背道而驰的必然结果,怨不得别人,自取其祸,一点不怨。
韩信庙址。余本拍摄。余本写于汉长安遗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