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修行10年,未曾有悟,有人放下屠刀,

在佛门的世界里,这句话被世人多次运用,引为俗语。这句话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我们看妻很多影视剧都在引用这句话,年经时不太理解,也非常好奇:为什么那些从都没有拿过屠刀的人,一生行善,都不能成佛?而那些坏人一放下屠刀,转眼就成佛了呢?佛像现实的生活当中也一样,学佛之人,大都非常努力,但收效甚微,觉悟的程度往往也是天差地别。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人修行10年、有的人修行20年都未曾有所悟,但有些人一旦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这其中的原由又何在呢?法门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对于这句话的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个人认为最关键的是“放下”两个字。因为好人一生行善,还是有所求,不能放下,就像《红楼梦》的那首《好了歌》一样,总觉得什么东西都值得留恋,不舍得放下。用《金刚经》的话说就是着相,因其着相,因而不能佛。坏人不一样,放下屠刀,意味着他否定了过去,放下了过去,不再沉迷于过往。因而有了新行程,转坏为好,因而成佛。用《金刚经》的话说,他已不再着相,已悟到放下的意义,已无相可着,因悟及无相,成佛也是必然。因此成佛与否,跟好坏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好和坏只是人心中形成的差别,正因为有这个差别心,才是阻碍觉悟的原因。但我们众生总是一相情愿的认为,努力的信仰、修行等学佛大愿,最终就会会解脱身体的诸种烦恼和病痛,其实这只是我们常人不曾达到觉悟的境界的良好愿望罢了,往深的说就是误解了人生或人性的本质,人身体的病痛更是人生的常态,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跟成佛、觉悟没有关系。也就是说身体的病痛并不会因为你觉悟或者成佛而消失。所以所谓的”求佛“”求道“也只是世人的一种期望,一种心安理得的继续过着世俗的生活罢了。佛并非是有求必应,求佛也并非交易。佛寺真正有心求佛寻道的人要经历的东西也并非我们常人所能接受,我们所谓的研究佛法、道法终其量也只能算是学习佛理、道理而已。因此除了悟及无相,当然缘分也很重要,正所谓: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虽广,只度有缘之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4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