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七伤拳,拥有屠龙刀,更是明教的预选教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嘛 http://www.pfzhiliao.com/金庸笔下的《倚天屠龙记》,最精彩的设计并非是张无忌的感情线,而是谢逊复仇记。毫不夸张得说,谢逊是金庸所有小说中最成功的一个发动机。但凡是小说,故事情节都需要有推动和变化的契机。正因为有了这些合适的契机,故事节奏才能紧凑,情节才能跌宕起伏,这样的小说才是成功的作品,而在《倚天屠龙记》中,谢逊就是这个契机。故事的开局,矛盾就集中在屠龙宝刀上,而这把刀,正是与谢逊紧密相连。也正是因为谢逊的血海深仇,才引出了成昆这条大伏线。通过追寻屠龙宝刀,江湖各大门派里里外外的关系与计谋也自然地展现了出来。为了掩护屠龙宝刀,男女主人公的任务线与感情线都能够顺理成章地发展了下去。说白了,谢逊这个人就是金庸安插在《倚天屠龙记》最好的金钥匙。但对这把金钥匙,金庸老前辈也是费尽了心机。在通篇故事中,谢逊并不完全是一个工具人,相反,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继成昆作案后,谢逊一夜成魔。这个时候,什么师父,道义,伦理,在谢逊这儿都是废话。这个曾经按部就班,冷静自持的男人在这一天开始,他的人生便只有一个kpi:杀死成昆。江湖人讲江湖道理,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倘若谢逊与成昆面对面PK,这个故事也许就没有张无忌什么事儿了。但巧就巧在,成昆消失了。谢逊的恨意与怨气日复一日发酵,让他逐渐失去了理智。为了逼成昆现身,谢逊在江湖上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他开始滥杀无辜,遍地留下“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这样的符号。许多读者看到这个篇幅都觉得谢逊非常愚蠢,他这样做不仅报复不到成昆头上,还给自己和明教种下祸根,这不是反而给自己招黑吗?但是我们仔细品品,这样的行为多半有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这也是谢逊表达愤怒最直接的方式。成昆是如何对待他,他就如何对世人。那些无辜而死的人,都在承受着与他妻儿同等的痛苦。倘若成昆看到这些无辜者,他必然就知道症结所在,这些人命,也是他的血债。所以这个阶段的谢逊就好比是一台人形绞杀机,逮谁杀谁,像是在发泄,但更像是在书写。在这些牺牲中,我们能读到谢逊的痛苦与无奈。但我们都高估了成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出现。谢逊抢夺了崆峒派的《七伤拳谱》,击伤了“崆峒五老”中的三老。谢逊日益苦练,想要快速成就神功,终于付出了损伤心脉的代价练就了“七伤拳”。谢逊误杀了少林派高僧空见,空见死前指点谢逊能够向成昆报仇的方法:寻找屠龙刀以索解当中的秘密。谢逊前往玉盘山试刀大会,顺利抢夺了前文天鹰教偷取的屠龙刀。谢逊以一招“狮子吼”力败与会的群雄,并挟持武当七侠之一张翠山和天鹰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前往东海荒岛。故事到了这里,谢逊把自己的仇恨值拉到了顶峰。为了复仇这件事,谢逊从一代大侠变成了人见人杀的魔鬼。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都忍不住想要问一句谢逊:值得吗?死去的人已经无法复生,活着的人本该更努力的生活才能够让遗憾圆满。但对于谢逊来说,妻儿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当一个人失去了希望,他该如何活?这也是金庸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命题。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谢逊三人遇上了海难,流落到北极附近的冰火岛。在流落冰火岛之前,谢逊狂性大发,企图杀害殷素素,最后却被她的蚊须针刺瞎了双眼。这一瞎,却用另一种方式打开了谢逊的心。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在后面也读到了谢逊与张翠山夫妇结拜为义兄弟。这里的逻辑看起来似乎有些问题,殷素素前一脚让谢逊失去了双眼,后一脚怎么就能跟他和和气气生活了十年呢?首先,谢逊本身已经收敛了杀意,我们都知道他本身并不是一个杀人成瘾的恶魔,是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当空见无辜去世时,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可取的,因此他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屠龙刀的秘密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谢逊恢复了些许“正常人”的状态,“癫狂”也不过是后遗症罢了。其次,谢逊与张翠山结拜,很大原因是他们本质上是同类人。在这个时候,也许会有人提出质疑,一个杀人无数,一个仁义善心,怎么可能是同类人。其实在故事中,金庸老先生早就安插了许多伏笔。金花婆婆与谢逊相见时,曾这样说:谢三哥,你向来心肠软,我当时真没料到,武林中那许多成名的英雄豪杰,都是你一手所杀。向来心软,这几个词几乎是一语点破了谢逊的本性。而后谢逊是这样答复她的:我心伤父母妻儿之仇,甚么也不顾了。我生平最不应该之事,乃是连发一十三招七伤拳,击毙了少林派的空见神僧。谢逊始终是那个谢逊啊,这个引起江湖腥风血雨,背负了数百条人命的金毛狮王,曾经也不过是一个向来心软的父亲。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也仿佛被什么柔软的东西击中了。谢逊六十三时返回中土,被囚于少室山上,由少林派三位高僧看管。张无忌知道这件事儿后,舍身救回义父。在众人面前,谢逊揭破成昆的假面具,并与之决一死战。失去了双目的他也将成昆双目刺瞎,再以七伤拳把对方打至筋脉尽断,成为废人。这一场跨越了几十年的仇恨在这一刻似乎是走到了尽头,谢逊像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最后自废武功,等待仇家报复。其实在这里的时候,谢逊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他像是完成了人生最后一件事,继而静静等待死亡。也许是金庸老前辈对这个角色实在是存在有过多的悲悯,这才舍不得让他死。谢逊得渡厄点化,立悟佛家精义,自此归于佛门,终成一代大德高僧。这看起来有些牵强,但实际上这是金庸老先生给我们的答案。人这一生本就是不断寻觅,破解,参悟的过程,谢逊从滥杀无辜,到夺刀破秘,废人报仇,皈依佛门,这就是不断寻找答案的意义。我们以为谢逊废掉了成昆是答案,但谢逊与自己和解才是最终的结局。罗曼罗兰曾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谢逊是否是一个英雄,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但谢逊是否完成了他的使命,想来这必定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答案。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也许我们有过迷茫,怨怼,愤恨,但到了最后,我们都会走到一个终点。这个终点也许与初衷大相径庭,就像谢逊复仇记,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都是老天为我们安排的最美结局。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它能让我们看清一切。
上一篇文章: 高智商的反社会人格985名校毕业生因求职 下一篇文章: 五代十国头号美女,由寒门女子跃升为无冕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