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发虹桥有个柘屋村乡愁乡味

虹桥有个柘屋村

作者/刘生发

天井山,据《平江县志》记载,海拔高度.3米,主峰居大坪庄楼。这个高度,在幕阜群峰中只能算个“矮个子”。但是它峻峭挺拔,怪石嶙峋,古木苍劲,植被葱郁,四季景色各异,却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游人。而且,那是一个诞生过不少美丽神话的地方。天井山的东部有一条陡峭崎岖的山路,是石牛寨镇(原大坪乡)通往木金,长寿,乃至浏阳的交通要道。相传,有一日,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挑着一担杂物由此路过。正好一只狮子与一匹烈马在斗架,他甚觉有趣,便停步观看,不料,激战中的骏马一后蹄将张果老的担子踢翻,担中的什物撒得满山都是。张果老一惊,不禁大喝一声,随着他的一声猛喝,狮子和骏马当即停定,永远保留着激战中的姿态,惟妙惟肖至今犹存。张果老也随即腾空而去,撒落在地的砧板,菜刀、饭甑、炉罐等物品永远变成硕大的石头保留至今,还有一顶十来丈高的纱帽,至今端端正正立在那路旁,也成为一处罕见的景致。另外,据文字考究,天井山山门石梁上题有“江南独秀”四字。现保留两进旧庙宇一栋。传说明嘉靖年间,这里是一所私塾学校。一天,八仙中的另一位曰吕洞宾者化作一老翁来学堂卖墨,要一斗米一条,大家都嫌贵不买,只有艾熙亭买了一条,一磨整个天井山都香了,人们闻香而来,有人还忙拿笔饱蘸一笔墨,往纸上一写,不但流畅清亮,还泛着金光。人们都去找老翁,却不见了人影,只见墙壁上留下四句:“洞宾卖墨游天井,世间凡人却不识。只有煕亭买一条,紫袍玉带挂在腰。”才知他原来是神仙。至今,庙后一花岗岩石上有一脚印,五趾清晰,人们说那就是洞宾上天时留下的脚印。因此,我早就向往着那个地方。机会终于来了!接受一位虹桥籍朋友的盛情邀请,去参加他爱女于归的大典。二0二一年元旦刚过,我和老伴乘上小车,沿钟(洞)虹(桥)公路向朋友的老屋所在地柘屋村(它现在已经与相邻的枧黄村合并为天景山村)出发了。我高兴起来,在那里,应该可以见着天井山了。而且,一听说我要到柘屋村去,一位挚友就提醒我:“庄楼村天井山北麓半山腰有一个蟒蛇洞,里面窄而阴暗,很瘆人的,我们曾一行四人去过一次,因没火把、电筒和武器,钻了一下退出来了。山民传说那洞可通山顶,可另一边和山顶都没发现洞口,先生有空可以把这个洞的秘密探究出来,会有一篇美文的。”我十分感激,即使我爬不了山,但是挚友的话无形增添了天井山在我心目中的神秘感。心情急迫。沿途,安乐堰、“桃洞朝霞”、仙人桥的美景和虹桥镇闹市的喧嚣都不曾让我们减慢车速。近六十公里的山路,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下得车来,我们被迎进内屋。主人的热情,让我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虹桥人的憨厚与淳朴。但是,我恋恋不忘的仍然是天井山的风采。于是我和老伴由主人陪同来到室外,沿着屋前一条弯曲的小路爬上高坡,按照主人指点向东方极目眺望。尽管天井山巍峨,挺拔,据说又不失俊秀,而且就在前方不远处,但是云烟笼罩着,无论如何揭不开它那神秘的面纱,加之山高路险,我始终只能久久地陷入对那五趾清晰的仙人脚印的遐想之中,私下编织着吕洞宾上天时的图画;张果老留下的奇石罕景,我更不可能翻过山顶到大山的东侧去观赏。至于蟒蛇洞,也只能停留在挚友对我提醒的粗浅层面。我大有望“山”兴叹之感!精明的主人大约摸测到我的懊恼,滔滔不绝地向我说起吕洞宾的后续故事来——“事后,吕洞宾托了个梦给艾熙亭。一个从不显山露水的文弱书生,读了半辈子‘之乎者也’,连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梦中却又见着吕洞宾。仙人交给他一杆竹棍子,夸过天井山的风水后,就承诺带他到朝廷去做官。书生喜不自已,一觉醒来,揉揉眼,神仙又早不知去向,竹棍却好端端地放在他的床头。半信半疑,他夹上竹棍,从乡试直到廷试,风从水顺,步步高升,一下子被皇帝任以要职。更使人不敢相信的,他白天上朝,晚上一夹竹棍,腾云驾雾回家与亲人团聚来了。”主人的讲述让我目瞪口呆,不过他转过语气接着说,“当然,这只是神话,但是人们却由此产生了对天井山风水的顶礼膜拜,他们确信这山是通天的。”一边听,我一边静静地想:是的,这些都是神话,它们反映了我们先人对天井山美景的景仰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至于说到这天井山的风水,我倒忆起我的这位虹桥籍朋友对我讲过的他们家和他个人的故事,并且实地寻访考究起来。首先,眼前婚庆的一派热闹场景让我着了迷:大门两侧的大红对联,正厅上方的大红帷幕,客房中山区独有的旺旺的木炭火,忙内忙外的人群,喜笑颜开的人流……我沿着屋前那条弯曲的小路下了坡,屋后就是是狮形嘴,狮尾由天井山盘旋延伸过来。朋友的曾祖父辈一共四兄弟,他们终生勤劳,克勤克俭,相中天井山的风水,修建了天井山狮形嘴下这曾经令乡邻和族人羡慕的祖屋。坐东北向西南,应该建于晚清时期,它的总面积大约两千平方米。尽管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经历了一百余年的沧桑,总体地看,今天它已经颓废;但是,它的后山依然巍峨,树木苍劲。正门雕龙画栋的顶梁,正厅“南极星辉”的匾额,依然向我诉说着朋友家昔日的辉煌。那一个又一个属于朋友先辈的故事,并没有因时代的久远而褪色,它们深深地打动了我!而且,我的朋友也不止一次对我说过,这祖屋是他家先人传统美德的一个真真实实的载体,他一定不忘先祖们创业的艰辛,传承好他们勤劳、俭朴、诚实、守信的德操。我的朋友是这样说的,更是如此做的。他是一个命苦的人,然而他又是一个幸运的人。一岁多的时候,,摔倒在火塘屋的柴火中,脸部严重灼伤,连下嘴唇都被烧掉,下顎门齿全部外露,口水不停息地往外流着。右手的五个指头被烧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次惨重的事故,注定了他一生的坎坷,也不断铸造着他一生的坚强。于是,坎坷与坚强交织演绎出他一个又一个人生的传奇故事。读者朋友,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好好地与你们一道详细聊聊。今天,有幸沉浸在他爱女儿于归大典的喜庆之中,我似乎已经见着了春暖花开的五彩缤纷。春天,当然属于我们,但是更应该属于今天新郎新娘这一代年轻人。他们一定会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谱写出新生活的更加精彩的动人故事来。我不禁想到朋友和他的家庭,想起上述那些简述过的故事,并且期待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中不断诞生,我真的无比激动!作为残疾人,我的这位朋友和他的妻子无疑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两个成员;但是,作为生活的践行者,他却是新时代的强者。他的坚强令人感动,他的美德被人传颂!他与正常人一样,在新长征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奋力前行的脚印,每一个脚印比之吕洞宾的脚印来得更为真实、传奇。是的!虹桥有个柘屋村,村的东侧靠近天井山,它们是诞生过美丽神话和正在诞生着传奇故事的地方。从天上,到人间,只不过今天的人间越来越美好……

(图片/作者)

本平台文章,欢迎转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OK九曲原创已经入驻《百姓作家》纸刊栏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刘生发,现年七十七周岁,湖南省平江县汉昌镇人,平江二中退休教师。

看完了,请分享到朋友圈噢

再弱弱的问一句,您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0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